close

秋季氣候多變 易引發宿疾 飲食斂陰護陽、潤養為主

台灣新生報作者【記者戎宿安/台北報導】 | 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5年9月22日 上午12:00

一場秋雨一場涼,秋季氣溫下降易引發宿疾,食欲漸增,口鼻、皮膚乾燥。中醫針灸康復臨床醫學博士黃怡表示,秋季養生原則以「收」為主,包含:情志,起居,活動,飲食等方面,秋季進補則以斂陰護陽,潤養為主。建議採用平補,多食性平味甘食物;忌食苦寒;少食辛辣;注重養陰(如:銀耳、梨、芝麻、蜂蜜、蓮藕及百合等);防秋燥、濕熱。

黃怡表示,季節到了秋季,外在環境較躁,建議可以多吃些潤燥的食物如白木耳,具有潤肺生津功效,白柿、柿霜甘,平,澀。補虛勞不足,消痰止渴,潤心肺。

益壽銀耳湯有清熱、養陰生津的功效,材料:銀耳15克,枸杞子15克,龍眼肉15克,冰糖100克,做法:銀耳、枸杞洗淨蒸熟,龍眼肉切丁,水燒沸加入冰糖溶化後,下入銀耳、枸杞、龍眼,煮沸片刻。

珠玉二寶粥有健脾補肺利濕的功效,材料:生山藥60g,薏苡仁60g,霜柿餅24g;做法:山藥、薏米洗淨,粗搗成渣,放入水中煮爛,再將柿餅切碎調入融成粥狀。

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人體必須順應四季變化,如此才能符合養生之道。中醫師鄭集誠表示,中醫認為,人們應隨四季變化調整生活作息,比如春溫、秋涼,這時必須早睡早起,有利氣血生發、收斂;夏熱最好晚睡早起、適當午休,有利氣血充盈,避免氣血耗損太快;冬寒則應早睡晚起,有利人體氣血儲存。

鄭醫師建議春天別鬱悶、生悶氣,適時發洩情緒比較好。夏季對應於心,這時人們容易心浮氣躁,動不動就發火、動怒,如此可能促使血壓上升,以致於容易發生血管爆裂等意外,所以夏天盡量不要發火、動怒,以便避免誘發心血管疾病。

秋季對應於肺,建議民眾不要有所感觸而憂傷,因為憂傷過度容易傷肺,進而降低肺的抵抗力,秋天調適好心情才能順應季節養生。

冬季對應於腎,腎主收藏,一切事物處於收藏狀態,這時候人體最需要休養生息,以便順其閉藏之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