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癲癇種類多 不一定抽搐、流涎

【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】「癲癇患者比例約千分之5至10,但大多數都不會出現全身抽搐、口吐白沫的症狀。」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12日出席社團活動時表示,由於腦部神經「亂放電」的部位不同,癲癇症狀也有「百百種」。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施養性指出,常見的顳葉癲癇患者發作時,會突然停止手邊工作、兩眼呆滯、不由自主地手抖或咀嚼,但可能幾秒後或睡一覺就沒事了。

施養性分析,若是大腦額葉部位異常放電,患者發病時可能會有雙足亂踢等較劇烈動作出現;枕葉異常放電的患者則好似看到閃光,眼中所見的物體會異常放大、扭曲。曾幼玲強調,許多疾病瀕死前都會引發昏厥及抽搐,但真正的癲癇發作致死率極低,遠低於嚴重外傷或癌症。只要穩定服藥,多數患者都能控制得宜、減少發作。

「若患者突然倒地抽搐、四肢痙攣或僵直,旁人切記以保護患者頭部為優先。」曾幼玲說明,可用手或衣物支撐患者頭部,移開周圍的桌椅等硬物,並拿掉患者眼鏡、鬆開領帶。不需強行撬開患者嘴巴,或塞進任何物體讓患者含咬,也不必壓制患者四肢,讓患者保持側躺,任口鼻分泌物自然流出、避免嗆到即可。

曾幼玲表示,患者在癲癇發作後數秒至數分鐘內,通常就會自然甦醒,毋須急送醫院。但若癲癇發作逾5分鐘,可能會造成「重積型」癲癇,患者腦部可能因此缺氧而嚴重受損,此時才需盡快就醫。

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對治療兒童癲癇患者經驗豐富,他說偶有癲癇病童會合併注意力不集中問題,但未必是因服用抗癲癇藥物,導致注意力不集中,切勿自行停藥,應找醫師釐清病因。

「把癲癇視為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病處理就好。」許正典指出,部分癲癇兒家長容易出現「過度保護」的教養方式;其實,只要充分讓病童認識緊急狀況的處理方法,以及如何避開可能引起發作的刺激即可,毋須忌諱搬重物、做家事、參與體能及團體活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綽 的頭像
    小綽

    懶人的部落格

    小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